原载于《证券时报》2014.06.06
李克强总理上台之初说: 改革才是最大的红利。这话说得早了一点。在资本市场上红利的意思是年底分红,每个人都能拿到可以数的花花票子。而改革,改的是制度,当然现在最难改的也是制度,是否成功或难预料;即便制度有所改进, 要想最后演化到年底的分红,还相当的遥远。 所以,十八大闭幕了那么久,资本市场毫无起色,义无反顾地一路向下。 资本市场不给总理面子, 这倒不一定是什么不好的事情。恰恰相反,这说明新一届政府越来越尊重市场, 没有很好强地去拉股指
造市,这或许才是大家的福音。
不过,红利不能兑现,或者说还来不及这么快地兑现,总让人不爽。资本市场期待着能够预见到的改革红利。但是一年多前, 萎靡不振的还仅仅是主板,创业板屡创新高;而今年以来,连创业板也开始向主板学习, 低头向下。不能不认为,这是经济陷入低迷的征兆。 为什么说中国的股市不能反映中国的经济?我觉得它反映得挺准。因为创业板的主要上市企业是成长初期的小企业, 它们对未来的经济环境最敏感。大家之所以给它高估值,是因为对未来的预期使然。 如果经济总体趋
势不好, 它的估值自然很难太高。 所以, 最近创业板的低迷恰恰反映了投资人对经济基本面困难的认同。那么主板市场为什么长时间低迷?因为主板市场大都是国有大企业。现在的国有企业不是没有利润, 而是这些利润都被企业内部人消化掉了,拿不出红利来发给股权的所有者———这或许也是全世界股份制企业的通病,但尤以国有企业为甚。 所以,想要振兴主板资本市场, 就需要对国有企业开刀,逼迫国有企业让利出来,这样才能吸引资本进入, 从而再次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。
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老虎吐出到嘴的肉呢?这个的确是件麻烦事。因为现在的国有企业, 早已经不是朱镕基总理履新时候的乱摊子了。 记得朱总理刚上台的时候说过, 当时的国有企业净资产是零!因为负债相当高,吞噬掉了资产。 后来通过各种手段———让那些亏本的破产, 将那些不太赚钱的卖掉,剩下的都是大型垄断性国企,每一家都是香饽饽。十几年来,这些香饽饽早就已经成为各大利益集团的囊中物。 它们的垄断是行政性和资源性的垄断, 不像微软的技术垄断那样———技术垄断虽然本身也是垄断, 不利于竞争, 但是却给后来的技术发明者以激励,最终鼓励了未来的创新。行政性和资源性的垄断, 只会让企业家越来越迷信和官员的关系, 越来越固化现有的利益格局, 越来越不利于未来的技术创新。所以,行政性和资源性的垄断有百害而无一利。
想要民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,只有一个办法, 就是打掉行政性垄断这只老虎! 老虎不倒,难图其肉! 过去一年, 从中石油的蒋洁敏到四川和海南省的一些高官, 再到最近的能源局几位掌权者, 一条或几条石油能源系统的腐败链隐隐凸显。而对于这些,说句实在话, 老百姓如你我也就只能是看看热闹,并没有直接的切身利益。 真正能够牵涉到每一个小股民的, 是前一段中石化的“招引民资”带来的股票涨停板之类的事情。 打掉了既有的垄断食利者, 才能打开破除行政性垄断的大门;打开了行政垄断的大门,才能挤入民间资本,形成竞争的市场格局;也只有通过合适的竞争机制, 才能把过去的隐性利润慢慢地显性出来, 这才是资本市场渴望已久的最大利好!
资本市场为啥对中石化招引民资如此看好? 因为全中国期待着第二次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, 这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! 所以说,改革红利需要落实在国企让利, 而国企让利最终能够形成合力双赢。 对于资本市场的未来,只有抓住这条主线,方能有所作为。
阅读链接:
评论